1月14日,全球最大、最环保汽车运输船“礼诺阳光”号在太仓港海通汽车码头命名交付,装载近5000辆商品车及大型工程机械设备、车辆,运往欧洲各大港口,为太仓港的汽车滚装业务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州港地处长江下游,由沿江太仓港、张家港港、常熟港以及内河港区组成,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苏州港发展进入“快车道”,2024年,苏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6亿吨,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千万标箱,稳居中国进口木材第一大港、长江第一大粮油进口港、全国第二大纸浆进口港地位。外贸“新三样”出口成绩斐然,产业链、物流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港口“供应链”日益成为“共赢链”。
一体化发展成果迭出
1月8日,张家港港至钱凯港的件杂货直达快航班轮航线正式开通,成为连接中国与南美地区、促进两地互联互通的件杂货运输“海上高速公路”。
近年来,苏州港依托区位和腹地优势,不断打造东南亚、韩国、日本等近洋精品航线,布局东北、华北、华南等航线网络,打造“纵贯南北、横连东西”的内贸干线网络,深入推进长江战略、加强与武汉、重庆、九江等长江港口合作。
目前,苏州港已成为长江沿线航线数量最多、密度最大、覆盖最广的港口,航线对外通达日本、韩国、俄罗斯和东南亚地区的24个主要港口,对内与长江27个主要港口、内河23个重点港口及沿海17个主要港口相通,已基本建成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中近洋和内贸集装箱干线港、远洋集装箱喂给港。
这两年,在苏州港一体化发展模式下,“一港四区”资源整合工作统筹推进,所属港口“深度捆绑”“亲上加亲”。为联通江河湖海,打通水上运输“最后一公里”,2024年,苏州港开通运营“苏州港港内穿巴”“苏州港内河穿巴”,为沿江三港区提供港内运输一站式服务,解决长江驳船在苏州港一船多靠难题。
太仓港管委会发展服务局局长王敏勇表示,自运营以来,苏州港港内穿巴市场反响强烈、需求持续放大。目前,投入两条128标箱的船舶,实现“天天班”运行。截至目前,已经完成近400个单边航次、超3万标箱的运输任务,平均装载率超85%。
“相较于卡车直拖的传统运输模式,经由苏州内河港‘水水中转’联运模式可以节省30%的运输成本,每年可节约上百万元物流费用。”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物流总监王峰表示,苏州港充足的箱源、进港便利性、高效的港口作业能力和服务能力,可以让工厂实现即产即出,极大便利了企业生产的安排和库存的管理,助力库存周转效率不断提高。
“新三样”出口放量起势
2024年12月27日上午,载运60个储能柜的“新联荣耀”轮安全靠泊苏州港太仓港区,该批储能柜从合肥派河港“水水中转”至太仓港区后,将换装海船出口至沙特,助力中沙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也标志着苏州港与合肥“新三样”危险货物海事监管互认合作正式落地,为长三角“新三样”产品出口打通了水运出口新通道。
从开港初期的木材运输,到如今的光伏、风电、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