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的土地上,一颗港航物流领域的璀璨明珠正散发着夺目光芒,它便是梁山港。梁山港,坐拥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的黄金交叉点,依偎梁济运河之畔,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谁能想到,如今这片繁忙兴盛的物流枢纽,往昔竟是一片荒芜的水洼地。而当下,梁山港已然成为“西煤东输”与“北煤南运”的咽喉要冲,稳稳担当起连接西部煤源产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重任。作为山东省能源保供的主力军,它不仅是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更是至关重要的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在“交通强国”的奋进征程中,梁山港正在华丽嬗变。
从公铁联运到通江达海
2014年5月12日,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第14版以《济矿拟建梁山煤炭物流园区》为题对“济矿集团梁山煤炭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可研方案通过审查”的新闻事件进行了宣传报道,这也是济宁港航物流产业雏形首次在媒体上“崭露头角”。
时光回溯到2014年,我国“西煤东输”重要的运煤铁路——瓦日铁路建成通车,让梁山港所在地从一片荒芜之地,一跃成为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联通的咽喉要地。为此,他们铺就了9.18公里铁路专用线,开挖了17.1公里航道,成功使世界第一条按30吨重载铁路标准建设的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在梁山县“手挽手”。
走进梁山港,只见煤流滚滚、波光粼粼、郁郁葱葱,这边车流如梭,那边机器轰鸣,港口码头上一艘艘货船款款而来,又沿着大运河满载而去……梁山港自2021年4月9日通航以来,到发量和销售额快速增长,仅2024年一年就实现集疏港量3202.93万吨,集装箱量达13.43万标箱,营业收入突破90亿元,公铁水多式联运效能凸显,为助推现代物流、赋能港航经济贡献了内河港口力量。
从最初的公铁联运到公铁水联运,再从公铁水联运到集装箱多式联运,短短几年间,梁山港一跃成为京杭大运河上“西煤东输、北煤南运、南货北调、集装箱运输”的大型航运物资集散地,实力铸就了瓦日铁路、京杭运河上的“黄金坐标”,在打通“工”字形多式联运大通道的同时,也让“内河水运”通江达海、“一带一路”联结全球变为可能。
从“运煤不见煤”到绿色低碳发展
进入梁山港作业区,一片繁忙景象映入眼帘,然而却不见传统煤港的煤灰漫天。这得益于梁山港内占地203.96亩的亚洲最大跨度钢结构封闭式储煤棚。储煤棚内部全部采用了智能喷淋系统,有效抑制了煤场内扬尘,实现了煤炭绿色环保存放,这正是梁山港“运煤不见人、运煤不见煤”的关键所在。
据了解,梁山港储煤棚内设置了智能化抑尘系统,安装了雾炮、粉尘在线监测和视频监视等设备,建设了“测、控、治”一体化智能平台。同时配备相应数量的五参数粉尘监测仪,球机和枪球一体机摄像头与粉尘检测治理平台连接,实现空气质量监测监视设备和治理设备的综合线上管理,达到了“边监测、边治理”的目标。
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的土地上,一颗港航物流领域的璀璨明珠正散发着夺目光芒,它便是梁山港。梁山港,坐拥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的黄金交叉点,依偎梁济运河之畔,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谁能想到,如今这片繁忙兴盛的物流枢纽,往昔竟是一片荒芜的水洼地。而当下,梁山港已然成为“西煤东输”与“北煤南运”的咽喉要冲,稳稳担当起连接西部煤源产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重任。作为山东省能源保供的主力军,它不仅是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更是至关重要的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在“交通强国”的奋进征程中,梁山港正在华丽嬗变。
从公铁联运到通江达海
2014年5月12日,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第14版以《济矿拟建梁山煤炭物流园区》为题对“济矿集团梁山煤炭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可研方案通过审查”的新闻事件进行了宣传报道,这也是济宁港航物流产业雏形首次在媒体上“崭露头角”。
时光回溯到2014年,我国“西煤东输”重要的运煤铁路——瓦日铁路建成通车,让梁山港所在地从一片荒芜之地,一跃成为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联通的咽喉要地。为此,他们铺就了9.18公里铁路专用线,开挖了17.1公里航道,成功使世界第一条按30吨重载铁路标准建设的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在梁山县“手挽手”。
走进梁山港,只见煤流滚滚、波光粼粼、郁郁葱葱,这边车流如梭,那边机器轰鸣,港口码头上一艘艘货船款款而来,又沿着大运河满载而去……梁山港自2021年4月9日通航以来,到发量和销售额快速增长,仅2024年一年就实现集疏港量3202.93万吨,集装箱量达13.43万标箱,营业收入突破90亿元,公铁水多式联运效能凸显,为助推现代物流、赋能港航经济贡献了内河港口力量。
从最初的公铁联运到公铁水联运,再从公铁水联运到集装箱多式联运,短短几年间,梁山港一跃成为京杭大运河上“西煤东输、北煤南运、南货北调、集装箱运输”的大型航运物资集散地,实力铸就了瓦日铁路、京杭运河上的“黄金坐标”,在打通“工”字形多式联运大通道的同时,也让“内河水运”通江达海、“一带一路”联结全球变为可能。
从“运煤不见煤”到绿色低碳发展
进入梁山港作业区,一片繁忙景象映入眼帘,然而却不见传统煤港的煤灰漫天。这得益于梁山港内占地203.96亩的亚洲最大跨度钢结构封闭式储煤棚。储煤棚内部全部采用了智能喷淋系统,有效抑制了煤场内扬尘,实现了煤炭绿色环保存放,这正是梁山港“运煤不见人、运煤不见煤”的关键所在。
据了解,梁山港储煤棚内设置了智能化抑尘系统,安装了雾炮、粉尘在线监测和视频监视等设备,建设了“测、控、治”一体化智能平台。同时配备相应数量的五参数粉尘监测仪,球机和枪球一体机摄像头与粉尘检测治理平台连接,实现空气质量监测监视设备和治理设备的综合线上管理,达到了“边监测、边治理”的目标。
2023年5月,梁山港依托国家公铁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优势,发挥江北内河港口引领作用,率先建成智慧智能调度智慧中心,形成了智慧运营决策系统、智慧协调系统、智慧生产系统、智慧安管系统、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并利用移动通信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手机移动端开发等先进技术,实现业务智能化、协同化,全面提升了港口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智能化水平。今年3月8日,梁山港首台50t-20m自动化岸桥上梁精准落位,标志着梁山港现代化港口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该岸桥作为国内领先的智能化装卸设备,吊具下起升重量为50吨,前伸距20米,专为2000吨级及以下集装箱和70TEU船舶设计,集远程自动化、多场景适配和高效协同能力于一体,全面赋能港口作业智能化升级。
“该岸桥可实现对内集卡、无人水平运输车的‘一键自动抓放箱’,灵活适配复杂工况。同时,支持TOS系统调度自动化作业与单机自主规划作业模式,可快速切换,确保了作业连续性,实现了与梁山港现有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深度融合,具备‘一操作台双控互备’的功能,大幅提升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梁山港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王兵告诉记者。
下一步,梁山港将全面推进自动化铁路轨道吊以及新增泊位铁水直连项目建设,并深化5G、互联网等新基建布局,实现门机远程自动化作业、远程手动作业,同时保留了“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作业模式功能,为江北内河第一港注入新动力,将大幅提升和改善梁山港工作人员的作业安全、作业效率和作业环境。
从“物流枢纽”到港产城联动发展
梁山港是中国北方内陆地区的重要港口物流枢纽,依托瓦日铁路与京杭大运河在梁山交汇的独特优势,加强港口物流相关产业培育,实现了港口、物流、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了现代物流、煤炭深加工、家具建材、节能环保、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集聚。2023年梁山港区获批省级“梁山港航物流特色小镇”。
发展前港后厂的物流模式。梁山港以京杭公铁水多式联运为特色,打造占地12000亩的临港产业物流园,按照“前港-中产-后园”的模式,发展煤炭、钢铁等加工物流产业。以钢铁来说,包钢、河北钢铁的钢材通过瓦日铁路直接运到梁山港,加工的钢板配送到本地专用汽车企业,还可以通过京杭运河向南方运输,吸引物流企业集聚的同时,也可以助力本地物畅其流。通过“前港后厂”模式,梁山煤钢物流园区正全力推进建设,目标是打造成为年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年吞吐量达到5000 - 7000万吨规模的物流园区。
协同推进港产城联动发展。梁山港区与梁山县政府合作成立港航经济发展指挥部,共建临港园区,推进港口与腹地联系,为服务汽车产业发展,打造400亩钢铁物流加工基地,成为国家物流业制造业融合的典型案例。下一步,港航金属材料公司将以高端钢材加工为主体,仓储物流服务和贸易金融服务两翼协同发展,为客户提供“钢材加工、仓储物流、大宗贸易、金融服务、信息平台”为一体的供应链服务,以仓储促加工,以加工促贸易,相互融合,打造“港航金属供应链平台”,并最终实现“港口+贸易+金融+免税港区+港产城”深度融合。
乡村振兴和文明创建并驾齐驱。据2024年10月9日的《中国县域经济报》报道,梁山港通过与多个企业和交易中心建立战略合作,推动了现代物流和港航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煤炭、运输、物流、水运等相关产业,有2000名农民工“牵手”梁山港致富。而作为济宁市文明单位、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山东省社会责任企业,梁山港连续多年组织职工志愿者到梁山县寿张集镇东孙庄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年至少12次),捐赠资金15万元,用于该村“幸福食堂”的建设帮扶。
今后,梁山港将秉持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以“安全高效标准港”“森林绿色生态港”“智慧智能科技港”“创新引领示范港”“港航人才输送港”“转型升级龙头港”这六大目标为引领,全力以赴打造江北内河第一绿色、高效、智能、创新型多式联运示范港。在“交通强国”“物流强国”“贸易强国”的宏大战略布局下,顺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紧扣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脉搏,梁山港将持续深耕细作,不断探索进取。以其前瞻性的理念、创新性的实践,为内河港口的高质量发展树立典范,提供全方位、可复制的宝贵经验。相信在未来,梁山港将继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内河航运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