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服务网CNSS获悉,当地时间17日,印度科钦造船有限公司(CSL)与马士基集团签署了一项战略谅解备忘录,以加强印度在全球航运领域的地位。
此次合作正值全球航运业面临全球船舶维修设施产能限制的关键时刻。根据协议,马士基将利用其船队专业知识来增强CSL的能力,主要侧重于集装箱船的维护、维修和干船坞作业。CSL成立于1972年,是印度最大的造船和修船厂。
马士基船队管理与技术主管Leonardo Sonzio表示:“随着全球海上贸易的空前增长,我们与CSL的合作体现了我们加强印度海上基础设施的承诺。CSL计划于2025年完成马士基船舶的首次维修,这将标志着我们长期合作关系的开始。”
该计划与印度本月初宣布的一项近30亿美元的海事发展基金相一致,该基金旨在为该国的造船和修船业提供长期融资。
CSL执行董事Rajesh Gopalakrishnan表示:“此次合作标志着CSL迈出了成为印度领先船舶修理商的重要一步。结合马士基的全球专业优势和CSL的自身能力,将助力我们在全球船舶修理与建造市场中赢得更大的份额。”
根据备忘录,合作范围包括技术专长共享、探索船舶维修和建造机会、联合培训计划和技能发展计划。最初,该合作伙伴关系将专注于7000 TEU以下的水上维修和4000 TEU以下的进坞维修,并随着船厂能力增强扩大船型范围。
此外,据当地媒体报道,达飞轮船(CMA CGM)预计将效仿这一举措,派代表团于近期访问印度。印度总理莫迪最近在该公司的法国马赛总部拜访了达飞首席执行官Rodolphe Saadé,讨论了达飞在印度的举措,包括造船和船舶修理方面的最新发展。
与此同时,地中海航运(MSC)首席执行官Soren Toft近日访问印度,与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部长Piyush Goyal于昨天(17日)会面,讨论多项潜在投资。Goyal在社交媒体X上表示,此次会谈重点关注内陆集装箱码头、造船、维护和集装箱制造的投资,以及船舶合作伙伴关系和政策改革,以增强印度的全球航运竞争力。
随着印度加大力度成为世界级造船国,莫迪提出了到2047年印度成为发达国家的愿景。印度政府的承诺包括推动造船业集群发展,扩大船舶类别和运力,同时实施额外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开发。在造船方面,印度的目标是到2030年进入世界造船业的前十,并计划在2047年前进入全球造船业五强行列。
印度政府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提出了一系列相关补贴政策,包括船舶回收信用票据计划和为期十年的造船厂固定利率补贴。